10月5日凌晨,裝載墾利6-1項目WHPF組塊的SPMT小車抵達船舶“德渤3”設計位置,標志著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首次裝船作業(yè)成功完成,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形成大型海洋油氣平臺、裝船作業(yè)裝備技術能力,為打造集海洋工程技術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、海上油氣田運維保障支持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提供有力支撐,對于保障我國海洋油氣增儲上產和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
SPMT小車即自行式模塊運輸車,主要應用于重、高、大等結構物運輸,具有可載重量大、使用靈活、拆卸方便等優(yōu)點。近年來,SPMT小車裝船方式廣泛應在海上石油固定平臺運輸中,以替代傳統(tǒng)滑移裝船方式,從而大大降低滑道資源占用,有效提升場地總裝和裝船效率。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在建設之初就把SPMT作為裝備建設重要方向,目前已形成5列128軸線SPMT小車作業(yè)能力,最大裝船重量超過5000噸。
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作為新投產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,SPMT小車裝船技術和經驗相對缺乏,裝船方案實施和碼頭接駁能力都面臨雙重考驗。為此,項目團隊提前編制SPMT小車裝船運輸方案流程,劃分責任矩陣,逐項落實設備設施、技術方案、協(xié)調機制,開展多輪桌面演練,深入分析潛在風險,精準制定應對措施。
在裝船準備階段,面對濱海新區(qū)突然爆發(fā)的新冠肺炎疫情,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嚴格落實濱海新區(qū)政府疫情管控要求,切實承擔防疫主體責任,第一時間啟動全場封閉管理,通過點對點閉環(huán)接送,協(xié)調近900名施工人員投入項目建設。
同時,積極開展封閉人員心理疏導,合理安排作息時間,最大限度保障作業(yè)隊伍穩(wěn)定。在裝船墊墩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發(fā)貨的情況下,裝船團隊做好兩手準備,迅速研究已有水泥墊墩再利用方案,同時積極協(xié)調運輸車輛,最終使采購墊墩按時運抵基地,為裝船作業(yè)順利實施掃除障礙。
此次裝船是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碼頭完成船岸系泊系統(tǒng)布置后的首次作業(yè),為基地碼頭建設成為北方船舶服務和應急中心提供了寶貴經驗。下一步,基地碼頭將積極瞄準外部資源,與周邊企業(yè)合力探索綠色交通行動體系,推動航道、錨地等深水資源共建共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