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麥能源巨頭Orsted近日宣布,其位于中國臺灣省彰化外海的920MW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進入大規(guī)模建設階段。吸力桶導管架基礎和風力渦輪機組件正在穩(wěn)步運抵臺中港的編組場,為3月下旬開始安裝做好準備。風力渦輪機將由Cadeler公司最新交付的Wind Maker自升式風電安裝船安裝。
“Wind Maker”是丹麥Cadeler公司的首艘M級風電安裝船,采用Gusto MSC開發(fā)的“NG-16000X”設計,造價3.3億美元。它長148米、寬56米,主甲板達5400平方米,可容納130人。配備2600噸繞樁式起重機,可安裝20MW海上風機,能夠一次性運輸5臺14MW-15MW的海上風機,最大作業(yè)水深65米。具備DP2動力定位能力,可使用LNG或氨作燃料。
項目采用西門子歌美颯(Siemens Gamesa)的SG 8.0-167 DD機型,葉輪直徑達167米,單機容量8MW,具備抗臺風設計,可適應臺灣海峽復雜海況。該機型此前已成功應用于Orsted臺灣大彰化1號、2a號項目,技術成熟度與可靠性得到驗證。
66座吸力桶導管架基礎由越南PTSC與韓國HSG Sungdong聯(lián)合供應,采用工廠預制、海上安裝模式,施工周期較傳統(tǒng)工藝縮短40%。
海底電纜由韓國LS電纜(LS Cable&System)供應,總價值超1億美元,覆蓋項目全海域電力傳輸需求。
海上變電站上部模塊由新加坡Seatrium先鋒船廠制造,本月早些時候通過Transshelf號半潛船完成跨洋運輸,創(chuàng)下了212天高效施工紀錄。
項目由Orsted主導,臺灣省國泰人壽通過關聯(lián)公司持有50%股權,并獲得丹麥、澳大利亞、韓國等六家出口信貸機構(ECA)擔保融資,總金額達15.5億歐元。中國臺灣省本地供應鏈企業(yè)如中國鋼鐵(臺灣?。?、臺塑集團等深度參與塔筒、法蘭等關鍵部件制造。